本报讯(记者 胡顺涛)中国社科院前日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在我国主要的38个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排名中,重庆综合排名全国第八位,其中医疗卫生满意度高居全国第一。 综合排名全国第八 “从去年开始,我们在重庆、北京、上海等城市进行了19000多份问卷调查,共设置了9项指标,都是公众最关心的。”据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涉及内容包括公共交通、公共安全、住房保障、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市环境、文化体育、工职服务水平等。结果显示,38个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满意度评价排名中,重庆位列第八,在西部地区的城市中居首,在四个直辖市中仅次于北京。 医疗卫生满意度全国第一 重庆凭什么高居全国前列?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表示,在9项指标中,重庆多项进入全国前10位,其中公众对医疗卫生满意度在38个城市中居首。公众在接受调查时认为,重庆在加快实现基层卫生机构标准化,根本改善基层卫生服务条件。 另外,得益于“畅通重庆”的建设,重庆在公共交通满意度排名中,位居第六,排在京津沪的前面。“打黑除恶”也为重庆的排名加了不少分,重庆在公共安全满意度排名中,排在第七位。 “重庆虽然不是全国最富有的城市,但重庆民生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了老百姓的幸福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崔之元认为,改革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以公共服务力指数为重要内容的政绩考核体系势在必行。 全国推广重庆公租房模式 《蓝皮书》还专门对全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案例进行了研究。其中在仅有的4个全国范例中,“中国公租房的重庆模式”榜上有名,并作为专题向全国进行推广。 中国社科院的研究认为,国内房屋供给主要由市场提供的体系在重庆被率先打破。重庆模式证明了住房本身具有保障性和商品性的双重属性,完全由政府保障或完全由市场供给的“单轨制”都存在不足。 在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看来,重庆的公租房探索,重申并切实履行了政府责任,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速进行了可贵的探路,尤其是重庆公租房申请对象可以不受户籍限制,这种锐意探索精神,在目前全国保障房开工不足的背景下显得十分可贵,令人欣喜。 新闻纵深 公共服务满意度与GDP无直接关系 “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与GDP的对比分析显示,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与GDP没有直接关系。”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排名前列证明了民生导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模式,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能仅仅依靠GDP的增长,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政府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该负责人表示,通过比较2010年各主要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排序和GDP排序发现,GDP高的城市,满意度并不一定高。通过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排序和GDP排序的匹配研究发现,在38个主要城市中,还有超过三成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与GDP不够匹配,即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 作为中国问题学的创始人,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也认为,GDP的高低并不能决定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因此,在社会建设中一方面不能唯GDP论,不能仅仅将提高GDP作为提升满意度水平的唯一手段,而忽视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不能将地方经济不发达作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力提供不力的借口。 “我认为,此次调查的结果也充分印证了重庆提出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配好‘蛋糕’是具有全国意义的。”胡星斗说,重庆市政府逐步淡化GDP在政绩考核当中的比重,增加基本公共福利的比重,“这条路走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