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日报消息 市政府常务会昨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市“十二五”基础设施及物流保障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基本形成与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以及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相匹配的重大基础设施体系,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水平和物流保障能力领先西部。 规划提出, “十二五”要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一是打造“三港两路”交通枢纽。二是基本形成“3+5”八大对外通道。“3”即渝汉沪、渝新欧、渝滇东南亚“一江两翼”国际大通道。“5”即渝湘闽、渝黔桂穗、成渝、渝包、渝京五大国内通道。“十二五”重点建设和完善渝新欧这条新时代的丝绸之路,把重庆建成名副其实的内陆通往欧洲的桥头堡。三是建设“不塞车”城市,实现“一小时都市”目标。建设内陆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城市轨道运营里程达到263公里,通达主城九区。 规划提出,“十二五”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能源输入基地,确保能源供需平衡。同时,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全面解决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此外,要改善物流结构,降低物流成本,基本建成西部地区国际物流中心框架。 规划还提出,“十二五”要以集中打造现代都市风貌为重点,突出“山城”、“江城”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全方位塑造独具魅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形象。打造江北嘴、化龙桥、朝天门、悦来、西永等五大城市风貌展示区,整体打造两江四岸滨江带,形成主城区“五官靓化”、“两江四岸”现代都市风貌展示区。建设江北机场新航站楼等20个左右的现代标志性建筑。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建设两江幸福广场、大学城青年广场等30个大型广场和两江新区中央森林公园等100个城市公园。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3%,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3平方米;实施城市亮化工程,改造提升城市夜景灯光,进一步提升重庆夜景知名度。 在昨日的会议上,还审议通过了《重庆市主城及周边地区碎石资源规划(2011~201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