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谭柯)今夏汛期我市可能将旱重于涝。昨日,记者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截至5月20日,我市168.4万亩农作物受旱,68.58万人受灾,其中綦江、巫溪最为严重。据推测,今年盛夏我市大部地区将有30~35天的重伏旱,长江沿线河谷地区可达35天以上。
我市旱情多重?
綦江6000人生活靠送水
据市防办副主任严永辉介绍,干旱造成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168.4万亩,其中重旱51.5万亩;高山易旱地区和水源状况不好地区的63.58万人、47.65万头大牲畜因旱出现临时饮水困难。其中,綦江、巫溪等地区受灾最为严重。虽然5月21日~22日,我市出现一次降雨过程,但到目前仍有綦江、万盛、云阳、万州等13个区县农作物受旱69.3万亩,36.85万人、17.81万头大牲畜因旱临时饮水困难。其中,綦江仍有近6000人的生活用水依靠送水解决。
抗旱有何举措?
稻田里种玉米等抗旱
“旱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据严永辉介绍,今年3月以来,我市累计抗旱人数15.7万人,抗旱机具1.33万台套,投入抗旱资金4200万元,缓解旱情,保障人畜饮水安全。目前,各旱区社会安定,没有因缺水而引发不稳定因素。
严永辉称,綦江县是我市受旱最严重的几个区县之一,为应对旱情,綦江县政府规定水电站一律停止发电,全力优先保证城乡供水的安排,綦江县农业部门也提前做好了“水改旱”或“改种”准备,在水稻田里种玉米、蔬菜、红苕、绿豆等弥补经济损失。巫溪县也成立了3个工作组赴灾区协助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并对抗旱救灾资金及人员到位情况进行严格督查。南川区部分乡镇供水厂采取分片限时供水,限制或临时停止工业用水等措施,全力保障居民生活生产用水。
未来情况如何?
可能有30多天重伏旱
严永辉介绍,预计我市今夏洪旱情况将呈现汛期旱涝交替、旱重于涝、大部地区伏旱可能偏重的趋势。盛夏大部地区有30~35天的重伏旱,长江沿线河谷地区可达35天以上。他说,在5月至9月,我市的平均气温大部地区将较常年同期偏高0.2~0.5℃;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主城和西部偏多1~2成,汛期有2~3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
今年汛期,嘉陵江北碚站、长江朱沱站、寸滩站、乌江武隆站年最高水位可能到达或超过警戒水位。最高水位出现时间除乌江武隆站可能出现在6月或7月外,其余各站可能出现在7月或8月。我市大部分中小河流最高水位可能出现在6~7月。
预计綦江、渠溪河、龙溪河等中小河流有可能出现涨水。专家建议有关地区和部门在全力抗御当前旱情的同时,也要继续做好各项防汛抗洪准备。
■数据
截至5月23日,全市平均降水量为243.3mm,较常年同期偏少18.3%。
4月下旬以来,全市平均气温22.5℃,较常年同期显著偏高1.8℃。
5月江河来水量偏少,长江寸滩站和嘉陵江北碚站偏少2成,乌江武隆站偏少6成。
影响
长江水位影响成品油运输
本报讯(记者 薛哲)由于长江中下游干旱,航道变窄影响航运,湖北、湖南、江西等出现了成品油批发限制。重庆大量的成品油也需要由外地运来,长江黄金水道是运输的主要途径,长江水位较低会不会也影响重庆的成品油供应?对此,记者昨日进行了采访。
“一次要少运送700~800吨成品油。”为中石化运送成品油的重庆泽胜轮运公司运输业务部蔡龙港表示,目前船只只有少装货才能在长江安全通行,到了航道窄的地方还需换小船开上重庆港。中石化重庆分公司新闻发言人向仕铭表示,虽然航道变窄影响了成品油的到货时间,但该公司在3月就增加了储备,目前在重庆储备有6万吨。中石油称,目前有30条运油船日夜兼程保障重庆市场供应。航运吃紧对重庆成品油供应影响不大。从下月开始,两大公司还将加大成品油储备,保证重庆市场供应。
国内旱情
庐山瀑布变游丝 赤壁惊涛成往事
长江干旱,洞庭湖、鄱阳湖、洪湖喊渴,长江三峡紧急放水……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的罕见大旱,对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等地造成严重影响,中国古代文人骚客笔下的大江大湖已经面目全非。
赤壁:“惊涛拍岸”已成往事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900多年前,苏轼被贬黄州,眼见滚滚东流的长江,一口气写出了一篇惊世骇俗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但记者探访发现如今的黄州赤壁那种骇浪惊涛的景象已成往事。记者6月1日下午在黄冈市黄州区境内赤壁旧址看到,“惊涛”早已被一条人工的景观河取代,而且由于今年的大旱几近死水。
天门山:“碧水”壮景大“缩水”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公元725年,李白在赴江东途中舟行江中溯流而上,折服于浩浩长江水在天门山壮美的“一拐”,留下了这首千古绝句《望天门山》。记者6月1日再赴安徽芜湖天门山探访时却看到,曾打动“诗仙”的“碧水东流至此回”之壮景已然大大“缩水”,“楚江”沿岸惊涛漫卷、碧水回旋的景观化作了大片的沙滩。
岳阳楼:不再水天一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笔下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让无数中国人心旷神怡,纷纷慕名而来。记者6月1日在巴陵广场眺望洞庭湖,裸露出来的几处沙洲让以往水天一色的景象不再显现。“我从没见过水干成这样。”记者在湖南岳阳楼景区碰到带朋友来此游玩的岳阳本地居民徐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