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17日,24岁的程超从他工作的广告公司辞职。
这是他去年毕业后,不到一年里的第5次辞职。5份工作,最短的只有一天,最长的就是这份广告公司的工作,持续了两个月。急躁,以自我为中心,一碰上复杂一点的工作就逃避。和程超相处过的人,几乎都会给他贴上这样的标签,并下意识地把原因归结为性格缺陷、人品这样的主观因素。
直到上周一,在西南医院心理科,程超和妈妈才知道,这是一种病:成人多动症。
小时候:
自顾自玩,心不在焉,丢三落四
程超的妈妈是沙坪坝一所中学的教师,爸爸是公务员。程超5岁时,爸爸妈妈因“性格不合”离婚,在此之前的两年,两人几乎一直在争吵中。此后,妈妈一个人带着程超,直到他考上大学的第二年才再婚。
妈妈回忆,程超小时候就有点与众不同:别人跟他说话,他常常自顾自玩,爱理不理;有时候又故意摔破东西吸引大人注意;上学后,学习缺乏自觉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丢三落四忘记带课本,在妈妈看来同龄孩子半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他可能要做三小时;永远都在进行一些事情,但永远都心不在焉……
专家:可能小时候就有多动症,与家庭有关
西南医院心理科医生何梅说,其实,从程超小时候的表现看,他那时就可能患有多动症。
多动症的病因主要有:1.轻微脑组织损害:如新生儿窒息等。2.遗传因素。3.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4.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等。5.与缺乏微量元素或中毒有关,如缺铁、锌、镁和锰,铅中毒。
心理因素也会导致多动症,如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对孩子过分苛求、粗暴或过度溺爱,在学校受到不当体罚等。程超的多动症可能与家庭因素有关。而心理原因造成的多动症,最容易被忽视。
读书时:
成绩比较差,大学差点退学
程超妈妈说,她那时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和孩子爸爸关系不好,后来离婚,才会导致孩子出现这些“叛逆”表现。为此,她没有再婚,除了工作,其余时间全都给了孩子,不断进行严格的行为矫正,辅导他的学习,但一直没有什么效果。
程超成绩也一直处于中下水平。高中时,妈妈为程超选择了美术和影视两个方向的专业,最后程超依靠“专业分”考上了本市某大学的影视专业。大二时,因无心学习,程超差点退学,在妈妈的坚持和陪伴下,才完成学业。
专家:超六成儿童多动症,会延续到成年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梅其霞教授说,人们普遍以为,多动症是小孩子的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愈,成年人是不会发生这种疾病的。其实,儿童患了多动症若不及时治疗,可持续到青壮年阶段,即成人多动症。
成人多动症临床表现多以急躁、易发脾气、焦虑、抑郁等为特点。
早在1976年,美国专家就对儿童期有多动症病史的21~60岁的成人进行调查,发现67%的对象仍然存在注意困难、坐立不安、冲动、易发脾气等症状,因而提出了成人多动症的概念,称为“成年轻微脑功能障碍”。
梅教授说,国内的情况类似,超过六成儿童多动症患者,症状会延续到成年,只是症状程度不同而已,3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终身。
工作后:
很多工作无法独立完成,人际关系紧张
大学毕业后,程超的5份工作都是爸爸妈妈找的。
第一份工作,去了爸爸朋友开的一家网络公司,由于专业不对口,学习吃力,只上了一周他就辞职了。
第二份工作,是在影视公司做编导,但他跟着带他的同事学习了一个多月,仍然无法独立完成工作。同事对他的评价是:工作经常拖延,常常半途而废,什么事情交给他都不放心。
第三份工作,只上了一天,因为坐在拥挤的大办公室,无所事事内心紧张,第二天就坚决不去了。
第四份工作,上了一周,感冒,又不去了。
最后一份工作,是妈妈朋友开的广告公司,这次妈妈强迫他一定要做下去,他也告诫自己不能总是半途而废,但两个月的坚持让他身心疲惫。主要原因,是人际关系紧张。
从内心来讲,他是想努力融入团队氛围的,但给人造成的印象却是:不礼貌,以自我为中心。比如别人说话,常常被他打断;一项需要大家共同完成的工作,常常因为他被拖后腿。慢慢的,他基本不参与任何集体活动,也不与同事交往,自卑,急躁。有一次,还因一位同事把茶水不小心泼到他的办公桌上而大发雷霆。不到一个月,几乎所有的同事都疏远了他。
6月17日,程超辞职后,一直锁在自己的房间不肯出门,玩游戏、看美剧,有时连饭也要妈妈送到房间。直到上周一,他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西南医院心理科,才知道,原来自己患上了一种之前从没听说过的病:成人多动症。
在药物和心理治疗下,程超的病恢复得比较快,但医生说,未来治疗的过程仍然漫长。
专家:患者易冲动,常换工作或被解雇
成人患多动症对学习和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组织、计划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佳,经常拖延工作直到限期迫在眉睫。难以对不感兴趣的任务付出持久的努力,需要集中注意力时往往注意力高度分散,感到烦躁不安,坐立不安,无法在局限的空间内作长时间的停留。阅读、写作过程中有持续注意力缺陷,阅读理解功能不良,容易对枯燥的材料或任务感到厌烦。
其他典型表现还包括:
做事冲动,不能清晰地思考问题和理智地做出判断,尤其在应急情况下,因而难以仔细地听从指令和接受监督、经常冲动地变换工作或常常被上司解雇;安排时间的能力有缺陷,工作或约会经常迟到,遗忘必需品、把东西放错位置屡见不鲜;总体自律性差,难以持之以恒地追求一个目标。
成年多动症患者很多与同事的关系不融洽,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因而很难交到朋友,常感到孤独。抑郁症、焦虑等精神疾病的发生率也高于一般人群。
成人多动症不仅需要治疗
也需要周围人的理解和关心
据统计,全国大约有500万成年人和程超一样,在这种疾病中煎熬,却被别人视为有性格缺陷、人品差、无法相处。
对于成年人多动症,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可缓解紧张,使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如果在患多动症的同时还存在其他心理障碍,则治疗相对麻烦一些。
何梅医生说:“成人多动症患者因为存在行为缺陷,负面评价很高,这会加重病情。”所以,除了医学治疗,成人多动症患者更需要家人、朋友、同事等周围人的理解、接纳和关心。
成人有多动症也不应该灰心,只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样可以创造人生的辉煌。
美国医学联合会引用一个研究成果指出,在世界级的名人榜上,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动画大师沃尔特·迪斯尼、摇滚明星约翰·列农、画家帕布洛·毕加索等很多人都承认或被认为是多动症患者,他们往往有活泼的个性和过人的天资,而对感兴趣的事物的极度狂热则使他们更容易出类拔萃。
看看是否有成人多动症倾向
有4点可以参考
关于成人多动症的诊断标准目前尚未统一,有学者提出以下四点可作参考:
1.早年即有学习困难伴注意不持久。
2.成年期有严重的焦虑、抑郁或相似症状。
3.用丙咪嗪后症状有非常显著的改善。
4.精神状况检查的特征是语速增快及主题易变,但没有明显的精神病性思维特征。
做做这套自测题
还可以做做专家拟定的一套自测试题,回答问题时,选择最能描述你过去六个月中的感受与行为的正确分数。
每道题给自己打0~4分,0=从不,1=很少,2=有时,3=常常,4=非常频繁
A
1.当必须进行一件枯燥或困难的计划时,你粗心犯错的频率?
2.当正在做枯燥或重复性的工作时,会经常性地难以持续专注吗?
3.即使有人直接对你说话,会经常性地很难专注于别人跟你讲话的内容吗?
4.一旦完成任何计划中最具挑战部分后,会难以完成计划最后细节吗?
5.当必须从事需要有组织规划性的任务时,你会难以井然有序地去做吗?
6.当有一件需要多费心思考的工作时,你会经常逃避或是延后去做吗?
7.在家里或是在工作时,你会经常没有把东西放对地方或是找不到东西吗?
8.你会经常因身旁的活动或声音而分心?
9.你会经常忘记约会或是必须要做的事吗?
B
10.当你必须长时间坐着时,你会经常坐不安稳或扭动手脚吗?
11.你会经常在开会时或在其他被期待坐好的场合中离开座位吗?
12.你会经常觉得静不下来或烦躁不安?
13.有独处时间时,会觉得难以平静和放松吗?
14.你会经常像被马达所驱动一样,觉得自己过度地活跃,不得不做事情?
15.在社交场合中,你是否经常发现自己话讲得太多?
16.当与他人交谈时,你会常在别人没讲完话前就插嘴或替对方讲完吗?
17.需要轮流排队时,常感觉很难耐心等待吗?
18.你会经常在别人忙碌时打断别人吗?
答案(AB共用)
0~16分:不太可能有
17~23分:很可能有
24分或以上:非常可能有
无论哪一部分的得分是很可能或非常可能,则符合成人多动症的症状,建议去医院接受专业诊断和治疗。(尊重当事人隐私,文中人物程超为化名)
多动症的病因
1.轻微脑组织损害
2.遗传因素
3.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 多巴胺 5-羟色胺 乙酰胆碱缺少
4.维生素缺乏 食物过敏 糖代谢障碍
5.缺乏微量元素
对儿童期有多动症病史的21~60岁的成人进行调查,发现67%的对象仍然存在注意困难、坐立不安、情绪不稳定、冲动、易发脾气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