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赖,23岁,在解放碑日月光广场附近上班。前两天,他和同事到楼下“惠氏抄手”吃小面,这家餐馆的墙上,挂着“2011年小面20强”的牌匾。结账时,小赖习惯性地拿出5元结账,面馆老板却说了一句:“请再加1元钱。”
小赖薪水大约3000元,能吃500碗小面。面对“残酷”的事实,他只有自我解嘲:“当时我跟老板开玩笑,少放点盐和海椒,能不能还收5元钱……”
涨价的不只是“惠氏抄手”一家,在解放碑,多家面店的小面已然涨价1元。昨天,记者在解放碑附近走访了15家面馆,其中3家,6元二两的小面已经卖了几天。
有网友把原因归结为小面登上央视的后遗症。然而,《嘿!小面》纪录片中出现的几家人气面馆则明确表示,“我们不会涨价!”
涨价的面馆集中在较场口附近
小赖把小面涨价的事情在网上发帖,有网友调侃:“小面6块了?这是啥子节奏,自己煮算了哟。”
昨天上午10点多,我们来到解放碑,走访了解放碑核心商圈、小米市、较场口等片区15家卖面的餐馆。在较场口,有3家面馆的面类全部上涨1元钱,另外,位于小米市的花市豌杂的特色豌杂面也上涨了1元,老板说,已经涨价1个多月了。
在日月光广场附近,小赖说的“惠氏抄手”里,我们点了两碗小面,12元。看到我们对价格有疑问,餐馆老板解释道:“涨了,涨了,所有面都涨了1块钱。”面馆女老板告诉我们,他们上个星期六就开始涨价,而且这条街上的几家面馆都涨了,“我们也是看到其他面馆涨才涨的。”
“大家都在涨,我们也在考虑中”
记者寻问了这条街上的其他3家面馆,只有寒驮面庄一家的价格还没有发生变动。这家餐馆的老板告诉我们,虽然目前小面还是卖五元2两,但是这个价格可能也维持不到好久,“大家都在涨,我们也在考虑中。”
原因:原材料、人工、房租都上涨
不少网友都猜测,是不是因为小面登上了央视,才带来了新一轮的涨价。
我们询问了几位老板,小面涨价的原因是不是和央视《嘿!小面》播出带来的小面热有关?老板们都表示,原料、房租等费用上涨才是其中主要的原因。
“惠氏抄手”的老板说,价格上涨是个大趋势,“原材料里面,芝麻、花椒等价格都在上涨。”
一家也打算涨价的面馆老板说,“小面必须要撒芝麻才香,上半年6块多一斤,现在已经涨到了9块多了。”南坪一家面馆的老板则称,作料近段时间涨得倒也不多,但是全年拉通来看,还是涨了的,“比如说花椒,年初才30多元一斤,现在要40多元。辣椒没怎么涨价。”
记者发现,多家老板在核算涨价成本时,首先算到的就是作料,这也是有原因的。大众面庄张姓女老板曾在小面从3元涨到3.5元时就说,味道好的小面,作料约占原材料成本80%左右。她也把部分小面仍能维持原价的原因归结到作料,“我卖的面曾入围首届‘重庆小面五十强’,作料下得重。那些没涨价的小面,成本肯定低;加上竞争激烈,只好暂时不涨。 ”
人力成本上涨,也是“惠氏抄手”老板认为涨价的原因,“你们工资(指国家最低工资)都涨了,我们肯定也要涨价啊。”
与“惠氏抄手”相隔不远的一家“眼镜面”老板告诉我们,小面涨价的原因也和房租有关,“房东的租金说涨就涨,多种原因在一起,当然只能涨价了。”
部分小面原材料价格确实小涨
查阅重庆物价局官网,在重庆市农副产品零售价格的目录下,今年1月30号与最近一期、10月30号发布部分农副产品价格,有一些和小面是相关的,能查到的产品价格,确实有小幅上涨。
一年来,部分小面原材料价格对比(单位:元)
产品 10月30日发布 1月30日发布 涨幅
面粉(水面的原料) 2.6 2.5 +0.1
一级桶装菜籽油5升73.8 71.5 +2.3
圆白菜 1.68 1.48 +0.2
500克食用盐 2 1.88 +0.12
500ml酱油 5.1 4.7 +0.4
500ml醋 7.9 7.9 —
500克味精 12.5 11.2 +0.3
食客:“小面刚有名气就涨价,太伤我们心了”
对于小面悄悄涨价,大部分顾客都表示不支持但也无可奈何。小赖说,较场口附近的写字楼太多,但能用来作“工作餐”的也就这么几家。“虽然涨价,考虑到距离、味道这些因素,中午还是只能过来吃。”附近上班的陈先生说:“如果小面刚有一些名气就开始涨价,那也太伤我们这些‘小面迷’的心了。”
此前,广西柳州米粉因每碗涨价0.5元,引发当地人抵制、拒吃——因为米粉是当地人的早餐主食。“虽然只是多花1元钱,但是动不动就涨价,确实有点不能接受。”南坪的刘先生说,老板把涨价归咎于客观原因,是不是在找借口?“毕竟还是有那么多面馆没有跟风,也做得走,说明也没那么糟糕。”
多次涨价始于渝中 多数“小面大咖”承诺不涨
每一次的小面涨价都并非毫无预兆。
2010年1月,有媒体报道,解放碑和南坪地区部分面馆的小面,从3元涨到了3.5元,同月,重庆小面全面涨价,理由是辣椒等原料价格上涨;2012年9月,又有报道称,渝中、沙坪坝、南坪等部分面馆的小面价格从4元涨到5元,5个月后,2013年2月,重庆小面全面涨价。
每一次“预习”涨价,都有相似之处:
当时,大部分小面老板都很坚决地表示,绝不跟风,坚持原价,不过,这个“原价”往往坚持不了多久。
多数“小面大咖”表示不会涨价
记者向老太婆摊摊面、板凳面、二娃摊摊面等几家“小面大咖”了解了目前的价格,他们都表示,暂时不会涨价,也不支持小面涨价。
老太婆摊摊面的老板秦师傅说,《嘿!小面》播出后,全国慕名前来向他讨教“小面经”的学徒已经有20多个,“重庆小面好不容易才开始走出去,如果我们捡到这个机会就开始涨价,那也太有损小面的形象了。”秦师傅说,他们会坚持现在5块钱2两的价格,也希望小面能在全国做出自己的品牌。
二娃摊摊面的陈师傅和板凳面的张女士也表示,他们的小面都是5块钱2两,目前没有考虑过涨价。板凳面张女士说:“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队来吃面,小面本来就是最平民化的东西,借这个声势涨价太不地道。”她感觉现在的成本、房租、工资等都没有到影响小面涨价的地步,所以板凳面不会涨价。
眼镜牛肉面的蒋师傅则表示,目前,店里的小面价格稳定在9块钱2两,准备在明年把这个价格上调1元。
多次涨价始于渝中区
细数重庆小面经历的几次涨价过程,从2006年到2012年,6年的时间里,小面从最初的2元上涨到现在的4元~5元。其中,多次涨价的首发地都是渝中区。
重庆工商大学经副教授张悟认为,小面涨价的根本原因还是原料等成本价格上涨,主要集中在解放碑附近也并不是偶然。
张教授说,首先解放碑商圈地价较高,这就造成小面餐馆的房租就其他地段来说更高一些。其次,在解放碑附近有大量写字楼,这里的消费群体收入较高,这就使得他们更容易接纳小面价格的上涨,“另外,解放碑一带也是游客的聚集区,游客多为一次性消费,对于偏高一些的价格也感到可以接受。”
昨天,我们就小面价格上涨的情况咨询了重庆市物价局,工作人员表示,早在去年他们就对小面涨价做出明确答复,面馆制定价格不属于市物价局的管理范围,但如果涉及经营者未明码标价的问题,物价局就得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了。
123台灯:打算建立“小面协会”
对于渝中区小面馆的小范围涨价,号称“重庆第一面痴”、品尝了200多家面馆的网友“123台灯”说,这样的情况他感到很意外,“我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成立小面协会,保护我们心目中的‘小面’。”
“123台灯”参与了《嘿!小面》的拍摄,“前几天,我组建了一个‘重庆小面老板交流群(123台灯)’,希望把重庆市大大小小的面馆老板们都邀请到群里来。”他说,目前,老太婆摊摊面等多家面馆都已经加入到这个群里,他希望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能够建立一个“小面协会”。
“把这些小面老板们聚集起来成立协会,对小面原料的选材是否健康形成监督,并共同努力把我们热爱的小面推出去。”“123台灯”说,虽然小面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也有很多优点。“我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我们重庆特有的小面文化。”
第一次 2006年11月 2元→2.5元
因水面价格上涨,解放碑二两小面从2元涨到2.5元,随后,全市跟进。
第二次 2007年12月 2.5元→3元
因食用油、液化气等价格上涨,小面再次上涨0.5元卖到3元,并保持了2年多。
第三次 2010年1月 3元→3.5元
原因是大蒜、姜、辣椒等作料价格上涨。
第四次 2010年11月 3.5元→4元
原因是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的上涨。
第五次 2011年11月 4元→4.5元
时隔一年后,小面价格再次上浮到4.5元。
第六次 2013年2月 4.5元→5元
2013年春节后,小面涨到5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