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目 |
方案一 |
方案二 |
白天时段 |
夜间时段 |
白天时段 |
夜间时段 |
起租价 |
9元/2km |
9.9元/2km |
10元/3km |
11元/3km |
超出起租里程 后每公里租价 |
2元/km |
2.3元/km |
2元/km |
2.3元/km |
低速行驶费 |
营运时速为0—12公里,计时满5分钟加收租价的50%,之后,每满2.5分钟加收租价的50% |
返空费用 |
20公里以上开始计费,计费金额为公里租价的50%。 |
说明:1、车型划分:本次运价调整以天语车为代表车型,今后如推出同档次车型,仍按本次调整后的价格执行。2、返空里程:返空里程确定为20公里,超过20公里后,超过部分加收返空费。3、营运时段划分:白天时段:6:00(含)-23:00;夜间时段:23:00(含)-次日6:00。4、合租费:合乘路段费用由合乘乘客平均分担。
12月24日,重庆市调整主城区出租汽车价格听证会在天宇大酒店举行,来自我市各界的28名听证参加人,对市物价局此前提出的两套调价方案进行了听证,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其中,绝大多数听证参加人表示赞同第二套调价方案。
我市出租车价格低于周边同类城市
截至2012年底,我市主城区共有出租车企业56家,个体经营者606户,出租车11934辆,从业人员3万余人。我市出租车价格长期处在较低水平,主城区出租车价格是1998年制定的,10多年来,仅对租价结构进行过调整,而从未针对人工成本、维护成本的上升对租价作调整。
同时,我市现行租价明显低于周边同类城市。2011年以来,北京、成都、广州、杭州等城市相继调整出租车价格,以2011年我市主城出租车平均每次营运6.25公里,或以起步3公里计算,我市出租车价格,也低于武汉、南昌、成都、昆明、南宁等城市。
据市物价局成本调查队调查显示,2011年主城出租车单车日均载客57次,日均行驶里程530.6公里,载客率67.2%,运营成本为每车公里2.36元,比2009年的2.01元,上升了17.4%。
收入低导致出租车行业“用工荒”
出租车价格较低,直接导致驾驶员收入水平偏低,从业吸引力下降。“我市驾驶员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但平均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市出租汽车租赁协会人士表示,近来我市部分出租车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用工荒”,由于企业担心驾驶员流失,管理往往放不开手脚,而驾驶员来源紧缺,又造成从业人员队伍素质难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市物价局称,本次调价方案综合考虑了我市经营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以及周边城市租价水平。调价后,按方案一测算(不考虑反空因素),乘客每车次增加支出为3.7元。按方案二测算,乘客每车次增加支出2.7元。
市物价局强调,调价增加的收入,将主要用于驾驶员工资与社保金增加等成本增支。市运管局相关人士也在听证会上表示,现行“板板钱”标准一定会严格落实,如果有企业在调价后乱涨“板板钱”,运管局一定会及时处理,责其整改。
现行价格标准 基本运价
早上6点到晚上10点,3公里起租价收费8元,3公里后每公里租价1.8元,每0.5公里计费一次。
晚上10点到次日早上6点,3公里起租价收费8.9元,3公里后每公里租价2.25元 每0.5公里计费一次。
低速行驶费
运营时速为0—12公里,计时满5分钟加收每公里租价的50%,之后每满2.5分钟加收每公里租价的50%。
合租费
合乘路段费用由合乘乘客分别按80%支付费用。
听证代表对出租车调价提出多方面建议 等时费可分为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
12月24日,参加听证会的各方代表,对出租车调价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返空费、“打组合”等多个方面。
建议1:降低中间环节费用
某高校公共管理学院的代表认为,现在乘坐出租车的人群结构,和十年前相比,有明显变化,中等收入以下人群、老年人、学生占比越来越大,出租车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的属性,也越来越突出,“评价本地出租车价格水平,不能简单与周边省市进行对比,而应该考虑租价在当地居民收入中的占比,再考虑流动人口对租价的影响等因素。”
来自超市行业的代表则表示,主城出租车采用CNG,燃料价格相对成品油较低,在降低成本方面,比周边省市有更多优势,相关部门应该研究出租车营运成本上升的深层次原因。还有代表指出,“打的难”不能单纯归结为运价低,“可考虑降低中间环节的费用,提升驾驶员收入,比如采取降低政府招标价和公司让利等方式。”
建议2:“打组合”维持原有标准
“‘打组合’费用,建议仍然维持原有标准,调价方案中提出各付50%,等于是不提倡‘打组合’了,因为对驾驶员来说,组合乘客和单方乘客相比,并没有带来实际利好。”有出租者经营者代表认为,如果驾驶员失去“打组合”的积极性,就会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
一位驾驶员代表表示,目前主城出租车驾驶员一天“打组合”有一到两次:“如果30%的车,一天都能有两次‘打组合’,就能解决至少主城数千位乘客的‘打的难’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更有利的政策。”
建议3:返空费应有收费细则
“现有技术手段下,返空情况发生没有,消费者本人是难以监督的。”市消协代表表示,“比如从南岸到江北机场,出租车运营里程会超过20公里,但返空率实际上是较低的,如果也一律收取返空费,就存在重复收费的问题。”
来自高校的一位乘客代表表示,返空费确实存在认定方面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出台返空费的收费细则。
建议4:适当提高等时费
在谈到出租车拒载、绕路等不良现象发生的原因时,有乘客代表认为,等时费较低,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高峰期出租车不愁业务,但一遇到堵车,一个小时可能只能收入三四十块钱,等到不堵了,打车的人又少了。”这位代表说,在上下班高峰路段,经常可以看到出租车放空车反向行驶,或直接按下空车灯,“一味靠管理手段,也不可能让驾驶员做出违反其意愿的事,最终还是要按市场规律来解决。”
有驾驶员代表则建议,等时费可细分为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体现拥堵所带来的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