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载着病危女婴的轿车从贵州遵义赶往重庆,时间就是生命!接到孩子父母的求助,重庆高速执法和交巡警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为这个家庭铺就了一条“生命通道”。爱心,在行驶的车流中悄然传递……
昨日早晨8点54分,高速执法一支队六大队接到一个求助电话:一名病危女婴正从贵州遵义送往重庆某儿童医院,希望能协助为孩子赢得抢救时间。收到消息后,执法队员立即协调交巡警、高速集团等单位进行协助。
从9点40分接到孩子,到11点09分抵达儿童医院,来自贵州遵义龙坪镇的病危女婴李桂钰终于被送进了急诊室。这106公里的路程,他们只用了90分钟。
跟到我们后头 我给你们开道
昨日早晨8点54分,高速执法一支队六大队接到来自贵州遵义市高速交警汪海涛的求助电话:一名仅56天大的病危女婴正乘坐贵CY4293轿车从遵义赶往重庆的儿童医院,女婴的家人李正义、郭怀维夫妻俩从未到过重庆,更害怕路上遇到堵车等意外情况,耽误孩子的抢救时间。
高速执法人员立即启动“生命绿色通道”应急预案。9点左右,六大队勤务中队长郭炜带领队员罗梦、刘雨琪立即驾驶执法车,开往綦江安稳等待。在车上,郭炜一边向大队领导汇报,一边协调内环快速支队的交巡警和高速集团等单位。同时,六大队派出所有巡逻车,沿着兰海高速遵义—重庆段进城方向进行巡查,及时排除堵点。
从綦江站到安稳,约60公里。9点40分,郭炜接到了患儿车辆。“跟到我们后头,我给你们开道。”郭炜通过喊话器喊道。拉开警灯,必要时,甚至用喊话器让堵在前方的车辆让出生命通道。
随着信息的扩散,兰海高速出现了充满爱心的一幕:一见到这一车队出现,其他车辆都自觉地向两边分开,留出中间车道。一些驾驶员还在车队经过时,或鸣笛、或闪灯、或挥手,为李先生和他的孩子鼓劲加油。“我从事高速公路执法工作近10年,护卫开道工作也不知道做过多少次。但这一次,是大家最自觉、最主动为车队让行的一次。”郭炜事后表示。
10点50分,到达巴南收费站时,收费站早已准备好专用通道,对“贵CY4293”直接放行。郭炜和前来接手的交巡警罗文盛只是用眼神进行了简单交流,不超过10秒。“路上还是比较紧张,毕竟后面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郭炜感慨地说,“我也是当父亲的人,能体会到他们的心情。”
下了高速到医院 46公里用时20分钟
“不要下车,马上就走!”罗文盛在确认后,立即上车打开警笛和警灯,并上了内环。“一定要尽快平安到达儿童医院。”罗文盛默默地在心里说道。
他一边开车,一边通过后视镜,观察患儿车辆是否跟上。“你帮我盯到他们哟,不要走丢了。”罗文盛再三叮嘱协警彭辉。“我的车到了,他的车没到,不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哟。”罗文盛重复提醒。
从G75收费站到两路口儿童医院,约有46公里。堵车,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交巡警总队指挥中心迅速调度,确保沿途的生命线安全通畅。指挥中心指令内环快速路、巴南区、南岸区、渝中区沿线警力迅速行动,开辟了一条生命救援的绿色通道。同时,重庆交巡警官方微博和重庆交通广播电台联动,实时发布救援车队行驶线路及位置,提醒广大驾驶员让出生命通道。
“平时这段距离起码要走1个多小时。”罗文盛说,而昨日上午11点09分,他们就出现在了儿童医院门口。46公里路程,他们只用了20分钟。
李正义是昨天早上8点15分出发的,只用了3个小时就抵达医院。对于重庆高速执法和交巡警,以及好心司机的帮助,李正义说:“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让人揪心的这6天
一下车,郭怀维就抱着女儿往医院急诊室赶,丈夫李正义从旁护着。接着,孩子又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王文磊说,如果再晚点送来,娃娃可能就有生命危险。娃娃到达医院时处于休克状态,初步诊断是严重脓毒症造成的休克。目前,孩子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带着希望,夫妻俩艰难地等待着,等着女儿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再健健康康的出院。然而,从女儿被查出患病的这6天里,他们都在苦苦地等待。
意外 哭闹不断,原是肺部感染
1月15日晚上,李桂钰和前3天一样,直到深夜都不愿睡觉,哭闹不断。在25岁的年轻妈妈眼里,孩子哭闹算是正常,也听说过不少孩子喜欢晚上哭闹。在31岁的李正义眼里,和前妻所生的大儿子在婴儿时期也喜欢哭闹,甚至比这妹妹哭得还凶。直到1月16日凌晨4点半,照顾女儿整夜没睡的郭怀维发现不对劲。她说:“娃娃越哭越没力气,脸色苍白,嘴角还有些发青。”
于是,夫妻俩连夜把女儿送到了遵义妇幼保健院。检查结果把他俩吓了一跳,“不发烧,也不咳嗽,但医生说女儿肺部感染,还很严重。”郭怀维说,女儿从去年11月26日,中间从来没生过病,连感冒都没有过,做儿保也很正常。
抉择 严重感染,爸妈忍痛放弃
夫妻俩又把女儿送到遵义医学院检查,结果让他们更加难以接受。因为医生说,除了肺部感染外,女儿的肝、肾、脑都被感染受损。昨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郭怀维眼里一直含着泪水,“当时,医生说女儿能够存活的几率只有10%。”对于第一次做妈妈的她来说,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
从1月16日开始,李桂钰第一次和爸妈分开,住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只是住院当天爸爸李正义进重症监护室看了女儿5分钟,接下来的几天,夫妻俩都不愿再进去。郭怀维说:“看到女儿身上插着管子的样子,我们心疼,我们宁愿在外面等着她出来。”不过,前天,郭怀维终于还是进去看了女儿,因为医生说女儿病情加重,随时有生命危险。
到底该怎么办?就算救活了女儿,她也可能得严重的后遗症。“我们还是放弃吧。”终于,李正义向妻子开了口。25岁的郭怀维泪如雨下。
回家跟老人商量后,夫妻俩做下了这个痛苦的决定。“与其让她在冰冷的病房里痛苦,不如我们带她回家,让她在我怀里慢慢睡去。”
奇迹 回到家后好转,重燃希望
前晚7点,郭怀维流着泪将女儿抱回了家。不过,回到家,女儿的“表现”却让夫妻俩很惊喜。“本来医生说没有呼吸机,女儿没办法自主呼吸,可是女儿却能大口大口的吸气,还睁开了眼。”郭怀维高兴地说,从那时起,她愿意相信奇迹的存在。
喝了奶粉后,女儿又排尿了,这更让他们觉得,“奇迹或许真的存在。”因为,在医院的那几天,医生说女儿的肾脏功能受损,没办法自主排尿和排便。
那晚,夫妻俩又是彻夜未眠,他们看着熟睡中的女儿,焦急中带着期望。经过一夜的观察和商量,昨天清晨6点,夫妻俩决定送女儿到儿童医院再看看。“说不定女儿真的已经好转了,真的就能健健康康地活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