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重庆占道停车收费标准改变,限时段占道停车收费上调为起初每半小时2元,两小时后每半小时4元,半天12小时88元封顶。江北海关背街的占道停车收费员余利昨天说,这个收费标准执行了3年,我们一次也没收到过88元。实际上,收30元以上都不大可能。
为什么会这样?市物价局去年底经过一个多月的实地调查后,找到了占道(临时、限时)停车收费存在的问题,后来征求各方意见后,已经草拟了调整占道停车收费标准的方向和方案。如果顺利,更合理、更具有操作性的新收费标准有望上半年实施。
A
摸底调查,确立了调整方向方案
问题:临时占道停车位最少
方案:增加临时占道停车位
市物价局拿到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主城共有机动车(不含摩托车)76.96万辆,停车位58.26万个,缺口为18.7万个。除去室内停车位,我市目前有占道停车位45017个。其中,限时占道停车位(12小时收费88元)16111个,占35.79%;临时占道停车位10526个,占23.38%;免费停车位18380个,占40.83%。
○解决办法
“这个比例是不合理的。”市物价局房地产价格处(分管停车)副处长黄晓蓉分析认为,正常的价格分布应该是处于中间的临时占道停车收费占主要地位,较高收费和免费停车位占少数,应该呈“纺锤状”分布,实际是呈“哑铃状”分布,临时占道停车位反而是最少的。
问题:收费标准太高或太低
方案:高价调低,低价调高
市物价局认为,现有占道停车收费,高的偏高、低的偏低。现在的临时占道停车每小时1元,12小时内6元。实际上,我市2002年以前是2元一小时,2002年出台降低收费的政策,目的之一是促进汽车消费。2011年调整停车费时没调临时占道停车的费用,每小时1元,收费员往往收2元,驾驶员也大多认同。
同时,88元半天的收费在实际操作中基本无法收齐,驾驶员对30元以上的收费基本上是不认可的。这和室内停车位相比价格相差太大,而商圈地下停车位经常是车满为患,停在地上属于无奈之举。
○解决办法
市物价局确立的调整方向是,高价和低价都应该各走一步。具体标准是:临时占道停车价格,建议从每小时1元上调为每小时2元;限时占道停车价格,建议从现有标准调整为每小时4元,2小时后不翻倍,半天可能设封顶价格为20元或40元待定。这一新思路更具可操作性,方案需报经市政府常务会,如果按照行政事业性收费,还要进行听证。
问题:车位设置收费不规范
方案:明确谁有权设立
市物价局认为,限时占道停车位设置不规范。第一,有的应该是较低收费的,却变成了较高收费的,究竟是谁允许设立限时占道停车位的也不清楚。第二,有的免费停车位过一段时间后,就悄悄变成了“限时占道”停车位。第三,有的非繁华地带停车位,也按照繁华商圈的收费标准在执行。第四,老小区周边停车收费起步收4元是不合适的,这些地方缺停车库,停在路边也是没办法。比如加州花园周边,这里餐饮业发达,但是确实没啥地下停车库。
○解决办法
主城的限时占道停车位,总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显然是不合理的。市物价局表示,必须明确谁有权设立限时占道停车位。
目前,我市有街道自行设立限时占道停车位的情况,而街道、社区理应没有这个权限。黄晓蓉建议,可以由市政部门拿出方案,和物价部门一起,设定限时占道停车位,并不要随意变更性质。
问题:有收费员私吞票款
方案:收费全部上缴财政
市物价局的调查显示,现在的限时占道停车因为收费标准较高,存在明显的车主和收费员“讲价”的行为,实际上是收不齐应缴费用的,也存在收费员私吞票款的情况。
○解决办法
市物价局希望明确,占道停车收费应该全额上缴财政,真正做到收支两条线管理,杜绝各区用“承包”或“变相承包”的方式。按理说,道路停车位资源属公共资源,由私人公司承包或劳务外包,有违社会公平。市政委此前要求各区停止“承包”,但目前确有个别区在搞承包制,停车费中饱私囊,也导致部分免费停车位一夜变成“限时占道”停车位,周边居民怨声载道。实行全额上缴财政后,收费员靠收费拿的“奖金”就没有了空间,各区划定占道停车位和收费都会理性些。
B
小小停车费引发不少投诉
令人难以想象的事件
收费员扎轮胎与车主打收费员
今年2月27日,渝北黄泥塝一占道停车场,一个收费员用锥子扎宝马车的轮胎,被车主抓了现行。就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这个停车场有20来次“好车”的轮胎被扎事件。网帖和后来的媒体调查显示,因为车主下车时给的停车费“不够多”,这名收费员就下了狠手。
同样还是一位“宝马车”车主,2012年10月15日在望海花市限时占道停车场暴打停车收费员,原因是车主不愿意付20元的停车费,收费员执意要收,最终收费员进了医院,车主赔了1万多元。
渝中区去年也曾出现过一名奔驰车主因占道停车费,撞向一名收费员的事件。事后这名车主后悔不已,但收费员也住进了医院。
驾驶员五花八门的逃费
88元从没收到,收20元也不易
如果是限时占道停车场,停车3个半小时,停车费将达到20元,超过了室内特级停车场半天的收费标准了。
“20块钱是个坎,收费超过20块钱,车主和室内停车场一比较,钱就很难收到了。”江北海关背街的占道停车收费员余利说,车越好,越不容易收足钱,而极少数驾驶员的逃费方式也是五花八门。
“如果你给他说,停4个小时24块钱,驾驶员可能会说,要得,我这会儿不走,就在车上睡个觉,等你前脚一离开,他后脚一个油门就走了。”余利说,还有的驾驶员看到收费员,干脆就把车摆在那里不开了,限时占道停车场一般晚上八九点钟收费员要下班,等收费员下了班再把车开走,啥子钱都可以不缴。有的驾驶员甚至强行把车开走,人撞不赢车,拦起还是怕。
余利所在的班组,这三年来一次也没有收到过88元,虽然经常都有车停车超过12小时。
像买东西一样讨价还价
收费员有讲价吃票款被开除的
在限时占道停车场停过车的车主,应该都知道和收费员“讲价”是行得通的———大家心照不宣,遇到50元停车费,你给收费员说:“算了,我给你20块钱,票就不要了。”往往,这就可以达成默契了,收费员不撕票,钱进了自己的包包。
从晨报记者调查的渝北、江北、渝中三个区来看,每个区都有收费员因为“收费问题”被开除的。
为了减少收费员吃票款的行为,各区都给收费班组制定了“任务量”。收费员吃票款,与现金支付、收费标准有关,当停车费超过30元,50元的时候,收费员就有了操作的空间。
各区停车办说>>
渝中区:
车位金贵仍以限时占道为主
“渝中区情况比较特殊,背街少,占道停车位比较金贵,很多停车位都是限时占道停车位。”渝中区停车办主任邓伟介绍,以原下青年路为例,虽然只有17个占道停车位,但车流动性很大,一个月给收费班组下达的任务是2万元,这是能够完成的,因为这是解放碑。
他建议,类似渝中区这样的区,限时占道停车位今后依然要为主,因为确实没有什么非商圈的背街可以停车。
江北区:
按商圈内外分两个标准
“如果放眼江北北城天街,不管是地上还是地下,一到高峰期车位统统停满,路边就算比地下停车场收费高,也丝毫不能起到引导驾驶员到地下停车的目的,有位子停就不错了,哪管得到地上地下?”江北区停车办冉琪林说。
冉琪林建议,应该把商圈内外按照“一二类地区”进行分类,占道停车收费,可实行商圈内一个标准、商圈外一个标准,这样的引导作用还强些。
渝北区:
赞成停车费分两档执行
“财信国际广场的占道停车位设置,引发了居民投诉,几经周折,最终按标准设立停车场。”渝北区停车办主任赵晓清说,占道停车场的设立和周围居民有时候存在矛盾。对于拟调整到“以2元每小时的临时占道为主、4元的限时占道和免费停车位为辅”的方案,赵晓清表示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