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外来人口租住农民待拆民房、非法收购废弃塑料进行私加工的现象日趋严重,不仅污染了区域环境和生态环境,而且还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了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彻底解决我市目前由非法废弃塑料加工点造成的污染,政协委员吴方鑫、闫振华、梅花等联名提案,建议环保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取缔非法废弃塑料加工点。
针对政协委员的这一提案,银川市环保局专门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专项整治工作。公安、工商等部门积极参与,关闭了塑料回收加工点35家,规范引导1家废旧塑料加工企业进入贺兰暖泉工业园区生产;还协调银川市废弃塑料袋处理中心在兴庆区大新镇燕鸽湖村一队建设固废集中收置点,对大新镇、掌政镇、丽景街等区域的废弃塑料进行集中收置处理。银川市环保局局长刘冶全说:“下一步,将结合日常环境监管工作加大查处力度,发现一家整治一家,按照''科学选址、规范经营、加强管理、达标排放''的要求,强化废旧塑料回收加工行业源头管理,进一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记者在首批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西夏区正茂社区看到,小区及周围环境干净整洁,各类垃圾在小区围墙角一间新建的小屋子里分成金属、纸质、饮料瓶等堆放。门口有一张醒目的价目表,标明铜、铁、纸箱、饮料瓶等可回收废品的回收价格。路旁还设有环保堆肥栏,直接把冬季清扫的落叶堆积成肥,准备明年春天给小区里的树木施肥。据正茂社区居委会主任孙仙梅介绍,这里过去是个卫生死角,各种垃圾随意倾倒,自成立垃圾分类社区后,社区1000多户居民积极行动,可回收垃圾分类堆放,这一行动已经带动了周围的商店、学校、机关等,使小区周围的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本报记者李瑞娟实习生和春兰 |